《2017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应届毕业生已进入“95后”时代
近一成受访毕业生选择“慢就业”
核心提示
投了几份简历,经历了两次面试,结果都石沉大海……最近,广西某大学的大四学生小覃有些沮丧,马上要毕业了,他的工作还没有着落。
来自智联招聘的一份《2017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从去年开始,高校应届毕业生已全面进入“95后”时代,有近10%的毕业生选择了“慢就业”。据了解,2018年广西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23万名,比去年增加了3万名,就业形势严峻。那么,这些“95后”都喜欢哪些行业,青睐哪些岗位,哪些因素又影响了他们的求职?来看看本报的这份调研报告。
单位偏好
青睐国企事业单位,但超六成进了民营企业
《2017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,从职业偏好上看,大多数“95后”应届生择业,仍然受到社会传统就业观和父母观念的影响,在就业单位性质上更加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,期望签约比例达到30.2%。
虽然毕业生对于国企抱有较大期望,但实际签约中,民营企业仍是毕业生的主要去处。2017年,61.2%的应届毕业生最终签约民营企业,较上一年大幅增加23个百分点。
对比期望签约和实际签约情况,报告分析认为,应届毕业生表现出对于国企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稳定工作的偏好。但由于此类单位门槛较高,人才需求量小,因此实际签约率并不高,导致求职者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民营企业签约率大幅升高,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民营企业经营质量在不断提高,民营企业就业环境不断提升,具备了越来越强的雇主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