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成为一个所有销售商都能实现的开放网路模型,来克服使用众多私有
网络模型所带来的困难和低效性。OSI是在一个备受尊敬的国际标准团体的参与下完成的,这个组织就是ISO(
国际标准化组织)。什么是OSI,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的缩写,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。在OSI出现之前,
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
体系结构,其中以IBM公司的SNA(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,系统
网络体系结构)和DEC公司的DNA(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,数字网络体系结构)最为著名。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,国际标准化组织ISO(注意不要与OSI搞混)于1981年制定了
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(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,
OSI/RM)。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,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
物理层(Physical Layer),
数据链路层(Data Link Layer),网络层(Network Layer),
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),
会话层(Session Layer),
表示层(Presentation Layer)和
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。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,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;第五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三层,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;第四层负责高低层的连接。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,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,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,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(在发送端)或者自下而上(在接收端)双向进行。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,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。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,以及
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
物理层中进行即可;而
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。总的来说,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,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。